重回1958,打造世纪豪门 - 第501章 东南亚新布局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501章 东南亚新布局
    放下手中的文具盒后,杨文东随便在超市内走了会,其他人自然也跟着。
    “怡丰超市都改成家乐福了吧?”杨文东又问道。
    刘华宇回道:“是的,所有的怡丰超市都改名了,内部的管理也由我们的人接手了,怡丰原本的供应链也基本上与我们合并了,少数境外的采购物资,性价比还不错,我们也就接着用了,还放在了原本的家乐福超市内。”
    杨文东道:“嗯,也好,进口物资这一块,也需要引进一些,无论经济发展的怎么样,香港的很多人还是喜欢欧美进口货的。”
    别说现在的内地,即使是几十年后啥工业品都能生产的内地,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国外品牌的商品;
    “明白,长兴贸易那边,也在开始替我们在欧美寻找合适的商品了,将来,我们家乐福会覆盖香港市民的各种需求。”刘华宇笑说道。
    前几年家乐福通过采购链的控制,将本土以及附近生产的工业品成本降到最低,怡丰则是走的欧美进口货物路线,如今,倒是可以互补了。
    杨文东又问:“家乐福的数量超过一百了吧?”
    刘华宇回道:“如果算上去年收购的20多处物业,等他们都开业后,数量是112间。”
    “那基本上也覆盖全香港了?”杨文东接着问道。
    刘华宇道:“是的。”
    “新加坡那边呢?多少间了?”
    刘华宇回道:“新加坡那边目前开业35间,还有8间在建,另外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,也已经在装修2间了。”
    “在马来西亚,我们是独资的?”杨文东问道。
    刘华宇道:“是的,马来西亚的一名官员主动邀请我们去的,还保证不会有其他问题。”
    “这么好?”杨文东倒是有些不解了,虽然马来西亚华人较多,当地政府对华人也算公平,可没理由请自己一个外资去吧。
    刘华宇看向魏泽涛,说道:“这件事跟魏生也有点关系,还是魏生说吧。”
    魏泽涛也跟着说道:“杨生,是这样的,我们长兴实业在新加坡投资了大量工厂,带动的就业数量破万,不少东南亚的国家也都主动找到我们,想让我们过去投资;
    我这边对他们,也都是留了一点希望,特别是马来,因为当地华人多,就跟他们的官员多接触了几次,后来这人突然说可以让我们其他部门去投资试一试,所以我就引荐了刘生这边。”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:“看来是想先给我们一点好处,搭上关系,然后想吸引我们的制造业过去投资了。”
    如今的长兴集团,在亚洲的三个基地,带动数万人就业,数千万美元的产值,且基本上都是无污染的产业,这种产业就算跑去工业发达的欧美,他们也绝对会非常欢迎,更不要说没什么工业的亚洲了。
    魏泽涛点点头道:“对,而且我觉得马来西亚对我们来说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地方,那里华人占比约40%,面积大、资源大,华人受教育水平也不差;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马来西亚政府公开表示要大力发展工业,只是农业国想发展工业太难了,所以估计也是非常想引进我们的工厂,哪怕先是组装,但只要有了产业就可以往前端发展了。”
    “马来西亚有多少人口?”杨文东想了想问道。
    魏泽涛回道:“不到1000万,900多。”
    “那华人数量是超过香港与新加坡了。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:“这个市场也的确可以,超市是可以过去好好经营,反正跟新加坡靠的也比较近,采购链部分也是可以共享的。”
    刘华宇说道:“是的,我也觉得马来会是一个不错的市场,不过人口也比较分散,我的初期打算是在吉隆坡以及几个靠海的大城市发展,利用海运从新加坡供应链中运货物过去,然后部门本土采购。”
    “可以,先把现有的两个做好了再看看,如果合适,就继续扩张。”杨文东同意说道:“我们的超市,目标是要在东南亚立足的,不过,最稳妥一点,还是得找一个本地有资源的人物合作。”
    “这个问题我也想过。”刘华宇接着说道:“马来西亚的华人富豪有不少,我与郑生商量过,觉得陆家就不错,也就是之前长兴电影公司买下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原先的陆家。”“陆云涛的背后家族?我记得他们家是做矿藏生意的吧?”杨文东问道。
    东南亚的很多华人,在百年前就在东南亚做出一定的成绩,比如抗战的时候就有很多东南亚华裔捐钱捐物;
    马来这边有着大量华人,自然也有着很多华人富豪家族,未来的郭贺年也是其中之一,不过他目前还不算很成功,而陆家就是东南亚有名的矿业大王。
    刘华宇道:“对的,陆家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很大,我们可以与他们合资,建超市,超市单独合资,但我们掌握供应链,可以拿到大半以上的利润;
    陆家则是不管事,获得一定的好处,但需要在很多地方问题上,替我们解决,包括政府、民间冲突或者一些其他法律问题等等。”
    “可以,你去跟陆家接触一下。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:“这个合作要做好了,如果顺利的话,那就可以当做一个模板,展现给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未来合作伙伴,这样我们以后进军其他国家也会方便很多。”
    在香港做生意的好处是小政府大资本,可以从地产金融中获取大量好处,甚至很多民生产业还可以垄断,但坏处就是垄断香港之后就没有上升空间了,想做大就必须走出去。
    内地还没有改开,那家乐福或者其他服务业产业扩张的唯一方向就是东南亚地区了,这些地方文化、法律甚至人种都不一样,外来者想顺利在里面运营很难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本土巨头合作,形成利益同盟,然后自己这这边出供应链、对方解决各种问题,然后共同做大做强。
    刘华宇答应说道:“好的,我明白。”
    “不过也不能只将马来西亚当做市场赚钱。”杨文东看向魏泽涛,问道:“你觉得,我们可以将部分产能迁移到马来西亚去?”
    虽然他是老板,是一言堂,但很多问题也会与手下商量;毕竟就是古代的皇帝,也需要与臣子协商很多事情的,只是最终决定的权利在自己手中罢了。
    魏泽涛想了想说道:“可以考虑,马来西亚的各种条件虽然比不上新加坡,但吉隆坡还是可以的,建厂不是问题;
    而最重要的是,马来西亚的石油产业发达,如果我们在马来西亚做塑料原材料,或者利用当地的林业来造纸,也都很划算的,虽然我们在新加坡已经有了这两个工厂,但如今全球销量走高,再去马来建厂也是不错的选择。”
    “那这样的话,你正式派人去马来西亚做个详细调查。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:“不管我们今年投不投资,资料全一点,过几年也可以再考虑。”
    未来几年,他会全力筹划在香港发展电子产业,那比较落后的简单塑料制造,或许可以逐步的往外转移了。
    湾湾虽然最适合,但有一点其他方面的风险,这里可以投资,但不能太大规模投资;
    新加坡则是啥都好,可人口太少,未必能够承接香港的这么多产业,特别是长兴实业的塑料、纸张、胶水产业也在高速发展。
    那在79年之前也可以考虑马来西亚作为部分产能生产地,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,自己想要在东南亚赚钱,那也必须给当地一点好处,本身建厂这种事,只要能够顺利运营,也算是互惠互利了。
    “好的,我这就安排。”魏泽涛顿了顿,又道:“杨生,其实以马来西亚的条件,屈臣氏的制厂、饮料工厂过去,才是最好的。”
    “的确,马来西亚的土地很多,听说也在重点发展制产业了。”杨文东想了想说道:“我下次跟老周商量一下。”
    东南亚这一片国家,有的地方人多地少,有的则是反过来了;
    马来西亚不到1000万人口,但面积却高达33万平方千米,相当于比江浙沪+安徽还要大一点,其中可耕地面积就高达7万平方千米,简直就是农业胜地。
    魏泽涛笑道:“我们一起能够去投资,那就更好不过了。”
    “嗯,国际化也是必须的,要逐步走出去了。”杨文东点点头,又问道:“之前说的集装箱制作,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魏泽涛道:“葵涌那边的工厂已经建成了,铁板也已经从日本购买,就是重型压装设备还没到,现在从湾湾招聘过来的大量焊工,也在学习焊接标准以及做模拟测试这些工作。”
    “行,那等设备到了,集装箱可以做出来了,跟我说一声,我也要去看看。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。
    当初他倒是没想过做这个产业,可因为自己的码头及船运公司需要,买不到足够货物的情况下,那就只能自己先做了;
    但他的原则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争取做到最好,甚至以后做大了,还可以向着前段产业链进军,利用全产业链优势来发展;
    而集装箱这个产业,也是非常大的,需求量即使到了几十年后也不缺,特别是等未来内地改开,对集装箱的需求就更大了,这也算是可以成为长兴实业的另外一款核心产品了。
    “好的。”魏泽涛答应说道。
    “嗯”杨文东点点头,再次看向四周,突然觉得,周围的人似乎戴口罩的人多了点。
    ps:求月票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