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报仇,十年靠脸 - 分卷阅读77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嗖凉,转头一看,发现楚统领正在拔刀。
    梁焓头疼地挥挥袖子:“这样吧,按照惯例安排在驿馆,好吃好喝地招待着。至于何时召见他们等朕思量好了再告诉你。”
    “微臣遵旨。”
    将一群人轰走,梁焓又啃了只桃,表情颇为烦恼。
    苏玉壶问道:“派公主出塞和亲,两国世代安好,不是挺好吗?陛下烦恼什么?”
    “问题是哪个公主乐意嫁到大漠里吃沙子?昭君出塞不过是史书上的四个字,几人知道政治联姻的背后有多少血泪?当朝者软弱,男人们无能,才会把女人当棋子牺牲。”梁焓斩钉截铁地道,“朕的江山,不需要靠女人来稳固。”
    “那陛下还烦恼什么?直接拒绝就是了。”
    “不行。”梁焓摇首道。“达靼二十年未犯边境,两国关系比以前融洽了许多。达靼王子亲自前来求亲,这是很大的进步。朕作为淳国主君不能失礼,更不能太直白地打别人脸,最好让使团自己知难而退。”
    苏玉壶琢磨了一下:“我有办法。”
    他出了一个损招:让秋荻和穆兰两位公主在使节面前露个面,靠脸吓退那个达靼王子。
    梁焓端着茶盏,不解地问道:“穆兰和秋荻都是美人胚子,只怕巴勒鸠日那个禽兽看见都流口水,如何还能吓退?”
    “当然不能露真容了。”苏玉壶从广袖里掏出一件人皮面具,“戴上这个,保证吓死他。”
    乍见那张眼熟的丑脸,梁焓一口茶喷了出去!
    “我靠,原来恶心朕十年的玩意儿就是出自你手?!”
    梁苏二人坐在御花园里侃大山时,淳军正在扶桑岛上进行猛烈的攻山战。
    东瀛武士刀坚韧锋利,再加上双手握刀的劈砍力度,在近战时可以斩断淳军的宽刀。
    东江水师在长久的抗倭战斗中,已经摸索出了狼筅、镗耙等专门压制武士刀的兵器。梁焓又将戚家军的鸳鸯阵和现代军队的三三制教给了燕重锦。
    由于多兵种的训练时间不足,燕重锦在鸳鸯阵的基础上,将十二人的步兵小队缩减成六人。每队一个盾牌手,一个狼筅手,一个长枪手,两个火铳手,还有一个负责掷标和近战的腰刀手。
    在山地混战时,擅长近战的东瀛武士被攻防一体的小鸳鸯阵完全压制,多数人没能靠近淳兵就被长枪戳死了。
    鉴于倭军箭雨和铁炮的发射密度较低,燕重锦把三三制改成了相对密集的六六制,增强了正面进攻的强度和速度。
    由于东瀛军中的农兵数量较多,其次才是武士,士兵素质参差不齐。所以淳军对上足轻,几乎就是一面倒的屠杀。顺利进军五日后,他们突破了西山道的山岗封锁,攻入了东瀛腹地。
    在中山道境内,燕重锦终于遭遇了强敌。
    武部司仁是东瀛第一名将,善用重骑兵冲锋陷阵,在平原上不止一次地冲散了淳军的步兵阵营。
    骑兵防具厚重,机动敏捷,轻火炮和火枪的打击效果不明显。
    再加上幕府蓄养了相当数量的铁炮手和弓箭队,对进攻的一方形成了远距离压制,使得淳军的攻击进程首度受挫。
    燕重锦知道自己吃亏在没有骑兵,但这海岛上的马匹稀少而珍贵,能上战场的战马都在幕府控制下。他搜罗了七大沿海重镇,只找到了几百头驴,总不能骑着驴和人打吧?
    “燕帅,不是有火牛阵吗?要不咱也弄个火驴阵?”墨佑樘提议道。
    “驴和牛不一样,犯起倔来牵着不走打着倒退,你在它尾巴上点火搞不好烧的是自己。”燕重锦刚否决完,忽然眼神一亮,“等等,驴不好赶是不是?”
    “是啊,这群东瀛驴又懒又倔,赶着可废老鼻子劲了!放炮都不管用,不给它脑袋前边栓根萝卜都不带动窝儿的。”运粮官抱怨道,“要不是得靠它们运粮草,我都想杀了吃驴肉火烧。”
    燕重锦笑了起来:“行了,重骑兵有破解之法了。”
    翌日,两军再次对垒在平原之上。
    武部司仁远远望着淳军,表情非常错愕。
    他们何时也有骑兵了?
    再定睛细看,发现这群骑兵明显比己方的重骑矮了一截,他终于反应过来
    老天,淳军骑的竟然是驴。
    摸了摸胯下毛驴的长耳朵,燕重锦冲敌方招了招手。意思很明显,你们放马过来吧。
    武部司仁知道招手的那位是淳军主帅,当即一磕马镫,下令进攻。
    黑压压的重骑兵列阵而出,像洪水一样轰隆隆地奔了过来!
    燕重锦低下头,发现这群驴依旧在淡定地吃草,面对杀来的一群铁甲毫无反应。
    “驴儿们保重了。”他望着逼近的敌人,做了个手势。
    奔过来的重骑眼瞅最前面一排的淳国骑兵忽然从驴上跳下来,扭头跑向两边的侧翼。再看一眼驴群,他们愕然发现坐在驴上竟然都是稻草人!
    “糟了!中计了!”前面的骑手连忙勒马。
    然而,重量和速度形成的惯性让马根本停不住,后面的重骑紧跟着将他们向前推去。
    眨眼间,偌大的方阵笔直地冲入驴群,东瀛兵马纷纷撞在驴上!
    这群驴实则是被拴束在草地上的,驴身下还掩藏着淳军布置的绊马索。重骑兵接二连三,一排一排地人仰马翻。
    墨佑樘还阴损地将绊马索连接了地雷引线,前面的马一绊倒,后方的连环雷纷纷爆炸!
    在一连串轰隆的巨响中,蠢驴们终于受惊,开始挣脱绳索四散奔逃,将一众摔在地上的骑兵踩踏得半死不活。
    武部司仁目瞪口呆地骑在马上,像傻子一样望着所向披靡的重骑阵倾覆在驴群之中。
    广袤的平原上,千驴奔腾,沙尘弥漫。烟硝散尽之际,淳军高喊着口号,从两翼杀了出来。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撞驴惨案,不忍细看
    第70章 666564
    重骑兵骑在马上,便是一道道钢铁铸成的城墙, 有着令人恐怖的冲击力, 可谓平原上的无敌之师。
    然而一旦摔下马,他们身上笨重的铠甲就成了致命的负担, 瞬间从人肉碾压机变成了被收割人头的弱鸡。
    燕重锦一面任由部下收割人头,一面下令步兵阵向敌军进攻。
    武部司仁咬了咬牙, 祭出了自己的第二张王牌――雉刀队。
    雉刀队和重骑兵一样,是幕府用银子砸出来的重型步兵。
    这群士兵身着重型具足, 手持重兵刃, 防御力和攻击力极强,在战场上有肉盾之称。
    燕重锦看一眼就知道寻常步兵对上他们难以招架, 立即下令己军变阵后退。
    他对墨佑樘道:“派几个腿快的, 用手雷把他们阵营炸乱, 将敌军切割成小股散兵, 再用小鸳鸯阵六对一地去围攻。”
    “末将遵令!”
    雉刀队的致命弱点就在于机动性差。士兵身着重甲,根本跑不快。一旦落单, 被携带长兵器的对手围住,哪怕是钝刀切肉,磨也磨死了。
    这群重步兵虽然人数不多,单兵作战能力却是精锐中的精锐, 个个悍不畏死。他们即便被手雷炸没了阵型,也舞着刀四处劈砍。哪怕让长枪兵扎中,也要撑着口气砍断对方的枪,拼了老命去和六个人肉搏。
    朗朗天日下, 刀光血影,杀声震天,两军陷入了大规模混战。武部司仁的足轻加入了战斗,铁炮手也和燕重锦的火枪手开始了凶残地对射。
    对抗到这个时候,谁也不能畏,谁也不能退,谁都清楚唯有正面敌人才能博得一线生机,背后对敌只有死路一条。
    长川平原之战持续了两个时辰,直到日落时分,这场血战才进入尾声。
    东瀛部队近乎全军覆没,武部司仁在轻骑的掩护下仓皇逃往京都。
    淳军也伤亡惨重,人马折损近半。
    燕重锦望着遍野的横尸,只叹这些扶桑武士精神可畏,七万人全部战死,竟连一个投降的都没有。
    打江山容易,坐江山难。武力可以征服脚下的土地,却征服不了人心。梁焓是对的,中原人难以维持在东瀛的统治,最终还是要扶植倭王。
    但池寒那个傻小子做得到么?
    傻小子此时正在海上赶鸭子。
    东瀛水师在被铁甲舰碾压两回之后,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抵抗淳军。于是从最开始的正面拦截,变成了迂回骚扰,最后则完全疲于逃命。
    他们也不指望跑得过敌人,跑得过队友就行= =
    淳国水师一连几日都在撵着这群敌船打,沿着海岸线,从扶桑岛的西南追到了东北,把水鸭子们逼得直想跳海自尽。
    这一日,船员来报:铁甲舰的燃料消耗殆尽,各船的淡水也不多了。
    池寒琢磨着确实该补给了,便率领舰队驶入了东山道的福龙港。
    这港湾原本是东瀛水师的驻地,不过现在人都被打跑了,他们也就毫不客气地鸠占鹊巢。
    船舰靠岸,士兵们分批去山里的煤矿采煤,池寒则带着人到附近的村落取水。
    福龙港附近人口不少,除了渔民还有耕作的农人,但各家的粮食和淡水都少得可怜。
    一问才得知,这里大半年未下雨,村里的井多数已经枯了,田地也荒废了许多,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挨日子。
    水没取到,反而把粮草发给村民不少。池寒有些郁闷,决定等燃煤到位了再去其他地方找水。
    澹台烨一听此地大旱,眉头就皱了起来。
    “海岛一向多风雨,怎么会大半年都没降水?”
    梁笙摇摇头:“我也不清楚。”
    “咱们下船透透气吧,说不定能找着原因。”
    澹台烨坐在轮椅上,由亲卫推着,慢悠悠地往前逛。
    梁笙不敢离得近,隔着一丈远,跟着他们从村子前路过。
    行径山下时,澹台烨忽然道:“停。”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    “阿笙,你有没有感觉这里的风很热?”
    梁笙转过身,迎风站了一会儿,颔首道:“是有些热。”
    “这里是不是有座山包?山的另一侧就是海?”
    “你是听到浪潮声了吗?”
    “不是,我是猜的,我还知道这山应该在半年之内有过变化。”
    梁笙仰起头,望着山顶上的一排高墙,愕然道:“你你怎么知道?”
    “这个地方不下雨,是因为火风。”澹台烨笑道,“我在一本风岭录上看过。湿风过岭,水蒸而气燥,化干风于山背,故久旱而不雨。”
    火风即为焚风,是湿气攀爬山岭后失去水分,在背风坡一侧下沉,形成干热的气流。
    福龙港与一年前开始清理港口,挖出了许多淤泥。这些泥将山包越堆越高,最后干脆被村人拿来修筑泥墙,用以抵御海风的侵扰。
    泥墙修好后,从山外吹来风的确小了许多,也热了许多,使得建在山窝里的村落大半年没见着一滴雨。
    “将墙全部拆掉,让山恢复成原来的高度,水汽才能随风进来。不想拆就等着大飓风降临,否则这地方三年也下不了雨。”
    梁笙笑了:“既然这里能建成港口,说明极少受风暴侵扰,等飓风要等到哪辈子?我还是和池寒商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